跟朋友談起買香水和賣香水的經歷,發現當中有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對話。對於初踏進「香水結界」(香水藝術是個無底深潭﹗)的客人來說,問得有水準,代表你富內涵;對銷售香水產品的香水顧問或售貨員來說,答得有水準,不但令人刮目相看,也令客人更心甘情願掏腰包來購買您介紹的產品。以下的問答就最好盡量避免喇~
先講講叫客人感到無奈的香水顧問:
1. 客人指指一瓶香水:「請問這個是甚麼味道﹖」
香水顧問:「這個是新出的香味。」
(OKAY。我冇補充。)
2. 客人:「啊﹗這個聞上去有點巧克力的調子。」
香水顧問:「沒有﹗絕對無﹗」
(其實客人覺得怎樣就由她發揮吧,不用更正她的想像,更加不需要用那麼斬釘截鐵的語氣呢。)
3. 「我們品牌香水成份九成是天然的。」
某些售貨員喜歡標榜品牌成份天然,或是她們基本上誤以為香調就等於該原料 (例如牡丹就是從牡丹花提取而來)。除非用的酒精也是天然,否則一瓶香水基本上很難達到九成天然。
4. 「EDT 同 EDP 味道一樣,只是一個較濃、一個較淡而已。」
一個較濃、一個較淡,是因為前、中、後調的用料和用料比例有不同,而不是單純整體香料的百分比多與少之別。既然有所不同,聞起來味道也會有少許分別。
好,現在又講講令香水顧問感到無奈的客人:
1. 「你這店哪款香水最有名﹖給我包起來~」
不要以為最經典或者最受歡迎的款式必然適合自己。香水的變化在不同人、不同皮膚上的差別可以很大,特別是用料較為天然和複雜的成份。再者,走進香水店,得到的除了是香水,專業講解和細心服務也是整個體驗的一部分 (至於吸引與否,當然取決於顧問的專業程度)。不要只相信閨蜜和鄰桌同事的推介;聽聽香水顧問的意見,試試她介紹的東西,可能會有驚喜呢。
2. 「我喜歡爽身粉味。」
爽身粉味是一個謎思。我發現大家對爽身粉味都附有童年的美好回憶,但偏偏大家對爽身粉應該是甚麼味道,卻存有很大差異。不信的話,可以試試google外國網站「自製爽身粉味」,你會發現各人指教的香材大不同﹗所以,如果您喜歡較粉嫩的味道,可以試試iris 鳶尾花和heliotrope天芥菜為主調的香水,但爽身粉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3. 「我要清清哋,但清淡得來又要keep得耐。」
其實這個statement有點矛盾。通常客人所指「清清哋」的味道都是來自簡單、清雅的前調或中調,但前調或中調都不會很持久。要如客人所願的維持8到10小時,理論上要靠基調的材料去托住。如是者,keep得耐的基調味道,基本上已不是客人最想要的「清清哋」前調和中調了。
4. 「我鍾意木香(尤其是檀香)。」
這個和第3項有些許關連。不少女生聞到別人噴了幾個小時的香水味 — 即是基調,比如說是木香 — 便誤以為自己喜歡的是木香,忽略了那款香水的前、中調可能根本不是木香調。這就是要從頭到尾試的原因了。
5. 「哪款香水可以蓋過汗味同煙味﹖」
親,香水不是用來掩蓋臭味的。如果受汗臭困擾,請先清潔及處理好,不然噴了香水可能只會更難聞。至於煙味呢,我倒提議您戒菸吧,一來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,二來會影響嗅覺,令您無法享受美麗的香水味。
6. 「古龍水只有男人用,同埋一定好濃。」
再說一遍,古龍水不是男人專用,也不是古龍發明的。古龍水既可以理解為濃度是3%至5%的香水 (即是比淡香水再淡一點),也可以是指那種用大量柑橘和草本材料調製、味道非常citrusy和aromatic、感覺既清新又uplifting的中性化香味。
7. 「這款好濃呀﹗中東人用的嗎~」
「濃」這個字本應指香水的濃縮程度(concentration)。但不少人說香水「濃」,純粹因為覺得氣味比較低沉、複雜、不討好甚或刺鼻,貶義居多。的確每個地域都會有其流行的氣味,比方說亞洲人可能偏向簡約清雅的味道;美國有不少甜甜的美食調十分暢銷;西方人往往比東方人更喜愛東方調(oriental)之類……至於中東地區出產的香水,味道的確比較「強」,很多都有saffron、cardamom、oud的蹤跡,純粹地理風俗和用料不同,不需要大驚小怪啦。
8. 「柑橘調像廁所味哦。」
承上文,不同文化環境會賦予氣味不同的意義和價值。有些人將檸檬聯繫到洗潔精,茉莉聯繫到廁所消臭劑,威士忌的泥煤味(peaty)也跟消毒藥水相關,甚至稱為「醫院味」,也是同一道理。嘗試放開文化環境的包袱,好好品嚐高級香水用料之美吧。
9. 「EDP一定是最好 ﹗」
那麼 extrait又比EDP更好了﹖﹗其實不同concentration有不同特質,有些香水淡一點會散發出更多層次,不一定濃度愈高愈好。
10. 「我想找薰衣草香水,因為我失眠。」
香水的材料是以營造氣味為目的,沒有藥用價值。如果要有醫療效果,您需要的是高質素的精油。
11. 「我不需要香水。我只要好香好香的沐浴露或潤膚乳,就可以香到第二天啦﹗」
如果沐浴露和潤膚乳可以留香這麼久,就不用發明香水了。
12. 「我試完會上網買,平D ﹗(便宜得多)」
(人之常情呀)我認同。不過,如果實體店不是貴「超多」的話 (「超多」的定義因人而異),我還是會在實體店買香水,因為好的服務是有價值的。與香水顧問的交流,有時讓我學會不少知識,對品牌了解更深,而且可以真正把我喜歡的東西試上身,之後才決定買不買。
有共鳴嗎﹖
– belle